“零添加”不能标了!如何看懂配料表吃得更安全?
2025-03-28 08:10 国家应急广播
更有产品声称不添加某单一品种的食品添加剂,如不添加某一种甜味剂,实际使用了其他甜味剂作为代替,影响了消费者的正确认知。
显然,“零添加”并不是安全标准,只是一种商业“话术”,也是一种营销噱头。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曾表示,所谓的“零添加”更多是相关企业在商业营销中创造的概念。
为了避免“不添加”“零添加”声称对消费者的误导,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标准实施后,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
该标准设置了2年的过渡期。在市场全部完成标准化之前,让我们擦亮眼睛认清“零添加”的真相。
“零添加”食品的安全隐患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的感官特性、延长保质期或实现其他特定功能而添加的物质。
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营养师石正莉介绍,食品添加剂的获批与使用受到严格监管,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和测试,且有详细的允许使用范围和残留量。
相反,“零添加”食品不代表更安全,反而可能带来更多风险。
微生物污染风险更高
“零添加”中最常见的细分概念之一就是“零防腐剂”。但其实,不添加防腐剂的食品,反而潜藏更多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