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如何学杭州⑥丨记者手记:学杭州,不能叶公好龙

2025-04-02 08:55   海报新闻

  不仅科技类人才受重视,年轻大学生、各类奖项获奖者、手工技能人才等“潜力股”也同样受青睐。

  在杭州一周,记者听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80后”赵展展凭借一手“捏脚”绝活,获评杭州C类人才,可享受当时125万元购房补贴;网红导游“小黑诸鸣”以专业能力,获评杭州D类人才;“95后”快递小哥李庆恒因在省级快递技能竞赛中获奖,获评高层次人才,可享受100万元购房补贴,并在子女就学、医疗保健、车辆上牌等方面享受人才礼遇……

  从外地到杭州出差的宋宁告诉记者,自己曾获过行业性全国大奖,在家乡达不到申报高层次人才的要求,但按照杭州的人才政策却可以申报。

  “对比太明显了。家乡不把你当人才,在这种环境下,你可能也不把自己当回事了。但是杭州却明确告诉你,来杭州,你就是人才!”宋宁感慨。

  近年来,尽管很多城市都在下大力气“抢人”,然而结果却不尽相同。统计数据显示,杭州近十年常住人口连续增长,近3年增长了40多万人,仅2024年就新增10万余人;在杭州未来科技城,10年间,人员平均年龄从42岁降到32岁,科技城“年轻”了10岁,整个产业规模增长了50倍。

  “六小龙”的火爆出圈,更为这座城市招贤纳士打出了最好的广告。据媒体报道,今年春天的杭州招聘会上,大学以上学历应聘人数比去年猛增了一倍。

2025年3月1日,杭州今年新春最大规模线下人才招聘会启幕。图源:视觉中国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