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风筝记忆丨刘琪瑞:放风筝的哲学
2025-04-03 16:52 大众网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又到了放风筝的时节,踏春的人们纷纷带着孩子,来到广场、公园、河堤,手中扯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风筝,趁着春光正好、东风浩荡,把飞翔的梦想和美好的心愿一同放逐蓝天。小时候放风筝和现在放风筝,那份渴望飞翔,放飞快乐的心境依旧,但体验其中的意味却已大不相同。
薛宝钗曾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借柳絮律己,而放风筝亦是如此,需巧借风势,才能把这春天的精灵送上蓝天。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到青青麦野、高高河堤上踏春放风筝,边唱着童谣:“大牛放的是花蝴蝶,二牛放的是活蜈蚣,飘飘悠悠起在空,好似一条龙……”边拖着风筝到处找风,若是没有风或者风势很小,花蝴蝶、活蜈蚣们便懒洋洋地趴在地上,纹丝不动。就像古诗里写的“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我们一群穿着红裤、花袄的小儿,因天公不作美,放不成风筝,竟恼怒地大骂老天。即使有风来,觅得最佳地势,我们东奔西跑、左摇右晃,却因不得要领,风筝始终难以起飞,非得大人相助,才能使风筝扶摇直上,翱翔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