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清明习俗隐藏山东基因:柳枝竟是古代“空气净化器”?

2025-04-05 10:43   海报新闻

  ·齐国鲁国皆爱春游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和鲁国四季分明,皆有春日出游的习俗。《管子·小问》载,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齐桓公春游,三月天在田野观赏。唐朝时清明踏青已成为一种时尚,宋代清明踏青之俗更盛。

  鲁南有“清明踏了青,不患脚疼病”的俗语。民间有歌谣曰:“爹也好,娘也好,就是不许到外跑,清明起得早,满眼青色看个饱。”

  ·古人玩转户外的高级装备

  “清明时节雨纷纷”,要外出徒步,一双防潮鞋必不可少,出土于广州的唐朝木履,因深埋于淤泥层中、处于饱水状态,才能穿越千年和我们相见。木履鞋面鞋底皆为木头制成,其底部均有磨损,有的甚至卡进了小石子,可见是当时的日常实用品。专家推测,木履可能套在布鞋或厚袜外使用,有阻水防潮之效,应对的正是岭南潮湿多雨的天气。穿着木履出游,自带“哒哒哒”的音效,一定是回头率最高的“靓仔靓女”!

  说到古人的户外鞋,绕不过南朝诗人谢灵运设计的谢公屐。据传,谢公屐鞋底安有两个木齿,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使走山路如履平地。“超级驴友”李白曾写下“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诗句,实名为这款登山鞋打call。

  策划:巩小龙

  文案:马婉莹

  AI动图:鲍梓欣

  追光青年工作室出品

  

责编:于琳琳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