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河海长兴 幸福利津|唤醒沉睡的盐碱地 探秘利津汇邦渤海农场的“生态魔术”

2025-04-05 22:42   海报新闻

  大众网记者 李彦涵 孙淑娟 东营报道

  春潮涌动,万物竞发。4月2日,全国媒体利津行活动走进汇邦渤海农场盐碱地综合利用项目现场,轰鸣的机械声与穿梭的工程车辆交织成一首奋进的春耕序曲。这片曾因“白茫茫、雨汪汪”而被称为“不毛之地”的盐碱荒滩,如今正以科技之力褪去贫瘠外衣,蜕变为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丰产田”,成为黄河流域盐碱地治理的“鲜活样本”。

  从“贫瘠地”到“希望田”的涅槃

  站在项目区远眺,成片的土地被暗管排碱网络悄然重塑,深松犁翻起的褐色新土在阳光下泛着生机。负责人指着脚下的土地感慨:“这里曾是含盐率5‰以上的中重度盐碱地,玉米亩产不足600斤。如今通过暗管排碱和土壤改良,盐分降至2‰以下,亩产突破千斤,真正实现了‘向盐碱要粮’的奇迹。”

  这片总面积超2万亩的项目区,承载着两项使命:5000亩盐碱地产能综合提升及水源保障工程以“排沟+暗管”织就地下毛细血管网,陈庄片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则以“因地施策”打通盐碱治理“最后一公里”。数据显示,仅暗管铺设就达3600亩,深松深耕面积超1.2万亩,如同为土地植入“人工肾脏”,让盐随水降、碱随水走。记者在现场看到,意大利MORO深翻犁以500马力的强劲动力破除板结层,深达80厘米的犁沟仿佛大地舒展的皱纹,正等待孕育新的生命。

  科技赋能的“盐碱治理密码”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