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众观济宁丨从“爆红”到“长红” 济宁“花样经济”会留人

2025-04-08 10:26   海报新闻

  在鱼台县惠河桃花源,17公里的桃花长廊串起传统市集与生态农场。游客能体验汉服游园、桃枝手作。这种“以花为媒、接二连三”的产业模式,让鱼台的“魅力风景”变为了“美好钱景”。

  从泗水泉乡到惠河畔,从运河商都到水浒故里,济宁文旅产业正构建起“全域开花”的发展格局。当游客来到龙湾湖畔感受新青年音乐节的魅力时,或在云端下单兖州蝴蝶兰时,济宁在用各种方式让大众见证这场文旅盛宴,见证济宁以“团结”“诚意”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群众在花海中游玩

  济宁的诚意,是从花海中绽放的。当樱花雨落在市民肩头,当传统手作温润在掌心,当乡村振兴的果实化作电商平台的星光,这座城市正以十二分的热忱,将“人民至上”的理念浸润在每一片花瓣里。从晨光熹微的蝴蝶兰温室到灯火通明的菊花生产流水线,从运河畔的汉服雅集到黄河边的五谷市集,济宁用全域旅游的生动实践,向世界递交着一份“以花为约,以城为家”的温暖答卷。在济宁,春天不仅是季节的馈赠,更是城市温度的永恒注脚——每一朵花都是写给游客的情书,每一处风景都是献给时代的诗行,而济宁的诚意,永远绽放在下一个转角的花香里。

  

责编:王爽爱
审签:朱仙娉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