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风筝记忆丨李志:风筝是我与故乡的纽带
2025-04-08 15:47 大众网
风筝,于我而言,是故乡天空中飘荡的乡愁,是童年记忆里最温柔的底色,也是岁月深处那抹永不褪色的眷恋。
故乡的春天,总是来得格外温柔。微风拂过,带着泥土的芬芳与青草的清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而此时,故乡的天空也变得异常热闹,因为风筝们开始在这个季节里翩翩起舞。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和爷爷一起放风筝。爷爷是个心灵手巧的人,总能用最普通的竹条和纸张,制作出各式各样的风筝。我记忆犹新的是那只“蜈蚣”风筝,它有着长长的身子,上面画着一个个圆圆的图案,仿佛蜈蚣的脚。每当爷爷把这只风筝放飞天际,它就像一条灵动的长龙,在空中翻腾、盘旋,引得村里的孩子们纷纷围观。
我们放风筝的地方是村外的一片开阔地,那里稻田连片,绿油油的禾苗在春风中摇曳,仿佛在为风筝的舞蹈伴奏。爷爷总是先小心翼翼地将风筝取出,然后仔细地检查每一根线、每一个接头,确保风筝能够顺利起飞。他告诉我,放风筝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和技巧,要顺应风的方向,掌握好力度。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把风筝放上天空,但又害怕弄坏了爷爷的心血之作,所以总是小心翼翼地跟在爷爷身后,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一步步操作。
风筝终于起飞了!它在空中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仿佛要直插云霄。我紧紧地握着手中的线轴,感受着风筝传来的拉力,心中满是兴奋和自豪。爷爷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我,他的脸上洋溢着慈爱和满足。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故乡的天空,看到了爷爷年轻时的模样,也看到了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