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AI心理树洞:这届年轻人开始把心事说给机器人听了?

2025-04-10 20:00   央广网

  AI的顺从性可能会让青少年形成“人际关系应有求必应”的认知偏差,对真实社交产生影响。唐义诚指出,现实中的人际交往需要妥协、需要处理冲突,甚至接受拒绝,但这些AI都无法模拟。现实中,你很难在凌晨两点给朋友打电话倾诉烦恼,但AI却可以随时回应,且从不抱怨。这种“24小时在线”“永远积极反馈”的特性,可能让青少年形成“情感舒适圈”,削弱他们处理真实矛盾的能力。他们可能会回避现实社交中的批评、玩笑甚至冲突,而这些往往是人际交往中绕不开的成长课题。

  不过,AI心理树洞并非一无是处。对于处在社交困境中的青少年,AI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倾诉空间。AI没有偏见、没有批评,且能24小时陪伴,并给出共情回应和信息支持,如社交建议、知识解答等等,这些对于缺乏朋友的青少年来说是一种难得的情感支持。

  此外,唐义诚指出,青少年通过AI倾诉烦恼的过程,与心理咨询领域的“表达性书写治疗”类似。这种疗法需要通过文字记录真实感受实现情绪疏导,与传统的写日记倾诉功能相通。而AI心理树洞相比于这两者的优势在于“有回应”。当我们获得AI的共情反馈时,大脑会触发催产素等神经递质的分泌,产生与真实社交类似的放松感、舒适感,这种神经机制也使得和AI聊天的感受要优于单向书写。

  AI真能培养出“活人感”吗?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