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会做家务的机器人,什么时候可以走进千家万户?

2025-04-15 13:46   半月谈

  目前,机器人已被广泛用于面向B端客户的自动化生产、汽车制造、物流、电子等领域。但在面向C端的个人和家庭领域,机器人“落地率”相对滞后。

  相关专家认为,一方面仍有特定技术难题没有攻克,另一方面相关政策扶持不足,导致业界对家用机器人的研发意愿有待提升。

  家庭场景成为核心增长点

  全球老龄化趋势明显,老年人日常护理、情感陪伴等需求急速增长,护老型机器人存在巨大市场缺口。此外,育儿领域,家长们越来越需要科技手段助力,这为智能机器人在儿童教育、陪伴、监督等领域提供了应用机会。

  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家用机器人尚停留于各大厂商和研究机构的实验室里与宣传片中,最多在各大展会短暂亮相,留给观众“惊鸿一瞥”。

  由OpenAI主投的挪威机器人初创公司1XTechnologies推出的家用双足人形机器人NEO Beta的演示视频,从外观到功能俨然与科幻电影中的机器人管家无异,可完成做咖啡、叠衣服、递送物品等日常工作。斯坦福大学推出的家务机器人原型Mobile ALOHA,甚至还能完成做滑蛋虾仁、拉拉链、帮助人剃须等“高阶任务”。

  家用机器人为何至今没有踏入家门?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其原因,那便是“家庭场景复杂多变,人类需求千差万别”,这对机器人的泛化能力要求极高。

  “相比工业场景,家庭场景中的机器人需要具备更强的适应性,既需处理不同的任务,还得确保价格在用户可接受的范围内。”优理奇机器人科技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杨丰瑜接受半月谈记者专访时说。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