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鸣时评丨潍坊力战“四月飞雪”背后的生态和民生担当
2025-04-11 10:43 大众网

图源:网络
大众网评论员 梁小童
进入4月,北方城市一年一度的杨柳飞絮高发期再度来临,为治理飞絮,各个城市“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近日,潍坊也通过科学修剪、物理降絮等综合治理手段“力战飞絮”,看似季节性的常规工作背后,潍坊对生态价值和市民需求的兼顾正呼之欲出。
不图“一时之便”的飞絮精细化治理,是潍坊对生态价值保护的承诺。面对“四月飞雪”,不少人叫苦不迭,甚至提出“砍掉飞絮树种就能一劳永逸”的建议。这种做法或许能在短期内解决飞絮问题,却容易造成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破坏和失衡。
潍坊产生飞絮的树种主要是杨柳树雌株、法桐等,它们遮阴降尘、美化环境的功能远大于不良影响。因此,潍坊没有选择因噎废食的“一刀砍”手段,而是组织开展飞絮树种排查,划定重点防治区域和一般防治区域,对飞絮实施分区分类治理。
一方面前端发力,结合春季绿化修剪对飞絮树种进行疏枝整形,利用高压水枪细致冲洒树冠,以减少飘絮量和飞毛量;另一方面科学施策,运用洗扫车、冲洗车、洒水车、雾炮车等各类工具,对飞絮进行“冲、扫、吸”等作业。
一系列“对症下药”而非“连根拔起”的综合治理手段,不仅实现杨柳絮提前“着陆”,大大减少了飞絮带来的安全隐患,更保留了飞絮树种的生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