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从不停打喷嚏到过敏性哮喘有多远

2025-04-12 09:33   中国青年报

  遗传因素也会增加人们患哮喘的风险。苏楠介绍,如果父母都过敏且患有哮喘,孩子患哮喘的风险超过50%。此外,过敏体质的人接触某些环境、致敏物质后,出现眼睛痒、鼻子痒、咳嗽、喘息等症状,应及时检查,确定过敏原并尽量避开。

  “过敏性鼻炎要是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发展成哮喘;哮喘要是不规范治疗,从轻症发展成重症,住院、急诊的风险以及死亡风险都会大幅上升。”苏楠强调。

  呼吸道过敏如何防治

  苏楠表示,对于呼吸道过敏的防治,首要任务是避免接触过敏原。“不同的人引起过敏的东西不同,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包括尘螨、屋尘、真菌、动物皮毛、花粉等,这些在医院都能检测。”苏楠说,“对花粉过敏的人,在花粉浓度高的季节,要减少出门次数。如果必须出门,要做好防护,如戴N95口罩、面纱、护目镜等。”

  其次,规范治疗也很重要。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口服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这类药物对多种过敏都有效果,但药效期短,需每天服用,部分人服用后会犯困。”苏楠提醒,若有鼻子和眼睛的局部问题,可加用鼻喷剂、眼药水等。对过敏性哮喘患者,除口服药外,还需使用吸入式激素等进行规范治疗。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