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站掀起“关停潮”,承载了无数人乡愁的它,去哪儿了?
2025-04-13 13:29 央视网
比如:2022年,杭州长运联合周边县市客运公司共同推出的“医疗专线”,接送杭州周边县市的旅客往返省级大医院就医;同年,北京首次在国贸至廊坊北三县试点开通了“通勤定制快巴”,实现环京1小时通勤;2024年,江西长运与滴滴合作,打造“站点巴士”项目,开通南昌-景德镇等8条城际定制线路,其中南昌-景德镇线路开线5日,日均售票量增长400%……
值得重视的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农村学生、留守儿童和老人、外来务工人员,和其他缺乏学车、开车条件的人群,汽车客运刚需依旧存在。比如在四川凉山州普雄镇,黄色面包车仍是2万村民就医、赶集的唯一选择。而一些地方由于客运亏损,关停缩减农村班线,导致一些群众出行难。
2024年10月,来自辽宁、内蒙古、山西的网民,就曾在中国政府网留言,反映当地因客运经营困难,导致发车减少甚至停运,农牧民看病、务工等出行需求难满足。三地政府作出回复,表示正积极筹措资金,进行公交运营改革,重新恢复原有线路运营。
正如上海长途客运南站总经理助理赵国揆所说,客运转型的关键在于,真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抓住商务、旅游、就医等细分需求,定制大众需要的产品。“不仅是外界,很多业内人士都在看衰这个行业。但是,长途客运的未来,不是一句简单的夕阳产业就结束了,我们还在呐喊,在思考。”他将此称之为“有限的乐观”。(央视网)
责编:马洪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