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港一季度集疏港量247万吨,创历史新高!我市航运实现“硬核”突破 多管齐下释放运输效能
2025-04-15 09:27 望岳新闻
4月的淮河平原,绿色麦浪翻滚。安徽省蚌埠市粮食主产区的田野里,麦苗“吃”的是来自几百公里外东平县的化肥,这些化肥从泰安港经京杭大运河直抵田间。
万吨化肥下江南、万吨大列开启泰安港新版图……今年以来,泰安港发展势头迅猛,一季度实现货物集疏港量双超“百万大关”,累计集疏港量达到24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25%,创下开港以来单季度集疏运量新高,这座内河枢纽港在“公铁水”多式联运的发展之路上走得越来越好。
“三改二”作用显现
业务范围逐步延伸
2024年12月26日,随着来自济宁的2000吨级货船顺利通过京杭运河八里湾船闸驶入东平湖,京杭运河柳长河段航道“三改二”工程完工并恢复通航。复航3个多月以来,泰安港的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凸显改造工程的意义。
京杭运河柳长河段航道是京杭运河山东段主航道,也是泰安港东平湖港区老湖作业区、银山作业区、彭集作业区唯一的南北通道,全长21公里,其中泰安段2.6公里。

泰安港老湖作业区水运集装箱运输。
“改造前,该段航道为三级航道,底宽45米,水深3.2米,最大可勉强通行1000吨级货船,成为制约我市水运发展的首要问题。”市交通运输局港航铁路机场服务中心规划建设科副科长杨忠俭说,工程完工后,该段航道等级提升到二级,底宽向两侧拓宽至60米,水深挖深至4.2米,泰安港真正实现2000吨级货运船舶“通江达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