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银行“反向讨薪”上亿元,哪些情况会让员工“吐”出薪酬?
2025-04-15 12:06 中新经纬
工商银行称,报告期内,该行按照相关办法对因违规违纪行为或出现职责内风险损失超常暴露等情形受到纪律处分或其他处理的员工,均进行了相应绩效薪酬的扣减、止付或追索。截至披露日,该行总行高级管理人员及对总行风险有重要影响岗位的员工2024年度不涉及绩效薪酬需追索扣回相关情形。
哪些情况触发薪酬追索扣回?
“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最早可以追溯至2010年,原银监会印发《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该指引明确商业银行应制定绩效薪酬延期追索、扣回规定。
2021年2月,原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建立完善银行保险机构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要求银保机构应当按规定建立并完善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明确对银行保险机构高管和关键岗位人员8种追回绩效薪酬的情形。
从多家银行年报来看,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的主要涉及绩效薪酬部分,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对风险有重要影响的员工。
哪些情况会触发薪酬追索扣回?工商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对发生违规违纪行为或出现职责内风险损失超常暴露等情形的员工,该行视严重程度扣减、止付及追回相应期限的绩效薪酬。
光大银行在年报中称,高级管理人员及对风险有直接或重要影响岗位的员工,绩效薪酬的40%以上采取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期限不少于3年。对于存在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或出现职责范围内风险超常暴露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对风险有直接或重要影响岗位的员工,根据受到党纪处分、组织处理、违规处理的种类或风险暴露程度,追索扣回其相应期限内的绩效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