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登记全国通办,一纸婚书背后的时代变迁
2025-04-15 11:20 潮新闻
2016年《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探索异地登记,之后北京、杭州等地探索内地居民婚姻市域内通办,2020年经国务院批复浙江率先试点全省通办。2021年6月起,21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开展2轮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有效破解了异地登记难题。
如今,根据最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内容,男女双方办理婚姻登记取消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限制,不仅无需再提供户口簿,甚至能拿着身份证直接实现“全国通办”。
婚姻登记的不断优化,是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见证,也是对人口流动现状的适应,其背后体现的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优化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比如,户口簿的“有无”体现着国家政务服务的优化。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居民身份证已逐步实现了身份信息集成统一、多证合一。民政部、公安部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人口信息核验。
对于网友关注的不用户口簿可能导致重婚、骗婚等现象,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蒋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骗婚、重婚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达到法定婚龄的男女都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全责,父母依法也并不享有“结婚同意权”。
“本次修订除打破了婚姻登记的地域限制、材料限制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在驻外使领馆登记的婚姻信息、公安机关的婚姻信息以及在法院调解或判决离婚的信息共享也将全面实现。”浙江省律师协会婚姻家事专业委员会委员、杭州市律师协会家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超律师告诉记者,这背后体现的是政府数字化治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