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渤海潮评 | 博兴草柳编:指尖上的匠心传承

2025-04-17 14:36   

  特约评论员 王琳

  博兴县,位于山东省滨州市,不仅是黄河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更是一片孕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沃土。这里既有原料天然,手艺精湛的草柳编,也有手感质朴,透气吸汗的老粗布,还有呈现出“千人千头虎,千虎千模样”的布老虎。草柳编、老粗布、布老虎等等这些手工艺品共同构造了博兴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多元格局,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传统工艺到国家非遗

  在众多山东手造中,草柳编无疑是博兴最闪耀的文化名片。博兴草柳编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原料与工艺的完美结合。当地盛产的蒲草、芦苇、玉米皮等植物纤维,因质地柔韧、易于塑形,成为编织的理想材料,经过晾晒、浸泡、去皮等预处理,使材料更加柔软易编,最后经过民间艺人的巧手编织,变成了各式各样精美实用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每一件都独一无二。传统产品涵盖防寒蒲鞋、簸箕、箩筐等生活器具,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2011年,“博兴柳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鲁北地区民间智慧的象征。2024年博兴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兴草编代表性传承人王贵芝,携带我县传统产业草柳编妇女手工作品亮相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并现场展示草柳编编织技艺,让更多的参展人感受到了博兴草柳编特色文化的魅力。

  传统手艺的时尚突围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