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重点媒体盐城行|向海图强,黄海之滨建起全国首个冷能“绿色牧场”
2025-04-22 23:36 现代快报
与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一路之隔的,是滨海港冷水鱼智能化养殖试验与示范基地,一条条大西洋鲑鱼正在10多个巨大的圆形鱼养殖池里怡然畅游。基地里随处可见各式监测设备,养殖池内水位、溶氧、温度和水体交换量等均由物联网平台实时监控。

滨海港冷能交换中心 县委宣传部供图
“为什么要在港口附近养鱼?”九派新闻的胡冰月对冷水鱼智能化养殖试验与示范基地感到非常好奇。“我们养的都是冷水鱼,养殖池里的水,都是来自‘绿能港’LNG接收站生产中产生的冷水,通过一条直径16厘米、长2000米的管道,每天3次定时输送,靠得近更便于传输。”该基地负责人李益解开了大家的疑惑。

参观调研冷水鱼智能化养殖试验与示范基地
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和养鱼本是毫不相干的两件事,又是如何奇妙嫁接在一起的呢?原来,零下162℃的液化天然气,需要与海水换热、升温,才能以气体形式向外输送。这个过程中释放的冷能,能让海水温度降低5℃。“如果冷能排入大海,导致海水温度降低,就会破坏海洋生态。”滨海港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如果把换热过的海水放进池子做成“鱼塘”,就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参观调研冷水鱼智能化养殖试验与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