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重点媒体盐城行|向海图强,黄海之滨建起全国首个冷能“绿色牧场”
2025-04-22 23:36 现代快报
“养殖三文鱼、硬头鳟、鲟鱼这些高经济价值的冷水鱼,水温要保持在16至18摄氏度。”滨海港冷水鱼智能化养殖试验与示范基地技术员王晨浩说,2024年7月,滨海县农旅集团联合中海油,依托黄海水产研究所的技术支持,建成了国内首家利用冷能养殖冷水鱼的试验基地。技术团队搭建了海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针对滨海近海泥沙量大、水质不稳定等特点,提升原水处理工艺,同时减少换水率,让水质更稳定。“现在基地每天利用冷能6吉焦,相当于节约用电1680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935公斤。”

参观调研滨海港冷能交换中心
10座“气墩墩”一年可以释放出348万吉焦的冷能,冷水鱼智能化养殖试验与示范基地只是冷能多元化利用的场景之一。滨海港零碳产业园建设了全国首家LNG冷能交换中心,深度挖掘LNG深冷、中冷、浅冷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冷能资源可以多阶段使用,冷能交换中心可将转换出来的冷能供冻干食品工厂、速冻冷库、冷链物流等使用,还能为冰雪世界、数据中心、冷水养殖等需要低温环境的场所提供服务,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据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冷水鱼养殖项目已投产,冻干食品、冷库、干冰制造等项目正在实施,算力中心、冷链物流、冰雪大世界等项目正在洽谈,LNG冷能下游产业正加速布局。
逐“绿”前行打造绿色发展“滨海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