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黑式营销”再引争议:中国汽车需要怎样的“长城”?
2025-04-24 09:54 大众网
法律界人士向记者表示,从《反不正当竞争法》到《个人信息保护法》,长城汽车此次发布会在法律框架下投射出多重风险。
在商业诋毁的司法认定层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司法解释,构成商业诋毁需同时满足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损害竞争对手商誉两大核心要件。长城汽车在发布会中展示的比亚迪“断轴”视频,因原始博主公开声明内容系断章取义,且测试方法被指不符合国家标准化流程,其信息真实性已遭受根本性质疑。
广告宣传的合规性危机则凸显企业营销策略的失控风险。长城发布会PPT中“起火”“失控”等绝对化表述,在缺乏CNAS认证检测报告支撑的情况下,已触碰《广告法》第二十八条关于虚假广告的红线。更严峻的是,通过直播实现的二次传播,使得事件触发《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第24条连带责任条款。这种“线下发布+线上裂变”的复合传播模式,正成为监管部门重点打击的新型违法形态。
行业内耗何时休?
消费者认知的异化更值得警惕。过度渲染对手缺陷,可能导致用户对行业整体信任度下降。当企业间的技术争论演变为公众眼中的“口水战“,直接导致消费者对行业信息披露机制的信任度下降。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技术路线多元化探索的关键期,增程式、插电混动、纯电路径并存的市场格局需要良性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