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隐藏式车门把手有哪些问题?新标准将如何规范?一起了解

  实际使用过程中,隐藏门把手除了控制逻辑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外,在潜在逃生和应急救援等方面也存在风险。近年来,部分汽车事故案例中,隐藏式门把手、电动式门把手等新型车门把手的安全性能已经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公开资料显示,去年4月,山西运城一辆新能源汽车追尾后起火,碰撞造成电路中断,门把手电动控制系统未能正常响应,车内人员疏散受到影响,最终导致伤亡情况。

  山西省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二站指导员刘涛介绍,他们支队上个月刚刚挂牌成立了“省级灭火救援专业队新能源火灾作战分队”,针对新能源方面事故的课题研究。“如果门把手对电子系统的依赖度太高,碰撞起火情况下更难打开门。烟进来之后,车内人慌乱情况下打不开门把手,造成短时间内没办法逃生。救援人员到场后,一是火包围,二是门把手找不到拉不开,或者门变形卡住。”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副院长葛红剑表示,当下的电动车市场,车企为了让车更好看,同时创造更佳的风阻系数,普遍采取隐藏式门把手设计。优点是科技含量比较高,采用隐藏式门把手跟车身可以做成一体化减少风阻系数,可能对燃油车降低油耗,对电动汽车增加续航。但实际效果上来看,对能耗的节约效果也不是非常的明显。

  葛红剑进一步介绍,把手本身的目的是便于开门,然而隐藏式门把手相比传统门把手增加了很多元件,造价成本和维修成本也会更高。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