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这句话,正是我从事特殊教育三十三年的真实写照。从1992年踏入特殊教育领域至今,我将青春化作一片绿叶,为“折翼天使”遮风挡雨,用爱与专业为他们铺就成长的坦途。
一、初遇:从手足无措到心灵共鸣
1992年夏天,我毕业于山东省昌乐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成为泺源学校为数不多的男班主任。面对一群特殊的孩子——肢体残疾的海霞、沉默寡言的青青、因手术麻醉导致孤僻的强强、癫痫发作的帅帅……课堂常常陷入混乱:孩子突然跑开、哭闹、抽搐。尽管科班出身,我仍感到无力:“怎样才能真正走进你们的心灵?”
答案藏在一次家访中。当我推开海霞家的门,昏暗的灯光下,8岁的女孩正踮脚给卧床的奶奶喂药。母亲早逝,父亲智力障碍,这个瘦小的肩膀早已扛起家庭重担。那一刻,我豁然明白:特教不仅是教学,更是用生命温暖生命。从此,我成了孩子们的“大哥哥”——早晨为没吃饭的海霞送去热腾腾的牛肉烧饼;寒冬深夜骑车探望发烧的她,看着她吃完煎包才离开。万家灯火中,我迎着寒风,心里却因孩子依赖的目光而滚烫。
二、成长:从教学创新到生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