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陈光:荒原上的凝视

2025-05-20 09:41   百花洲知事

  狼性,令人联想起勇猛、忠诚而又顽强的动物特质。在世界上最有名的英雄故事里,我们都能看到狼这种动物扮演着角色——时而是凶悍的天敌,时而是保护者和导师。

  培养孩子的“狼性”是指帮助孩子培养积极向上、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品质。我们的城市正在豢养着无数被驯化的“狼崽”。商场里的抓娃娃机前,十七八岁的少年对着毛绒玩具大呼小叫。某某电视台选秀节目里描眉画眼的偶像,面对镜头时总要摆出受惊小鹿般的表情。这让我想起牧民讲述的古老寓言:被圈养的狼崽会对着月亮发出狗吠,它们的爪牙渐渐退化,直到忘记自己血管里奔涌着荒原的基因。

  但真正的狼性教育并非简单的残酷。就像北海道渔民懂得,给雪橇犬的鞭子永远要悬而不落;如同草原上的老牧人,会在小狼受伤时用草药敷它的伤口。某位教育学者说得好:“狼群最珍贵的不是獠牙,而是月下长嚎时的默契”。北京胡同里玩“攻城”游戏的少年,上海弄堂中协作搭建树屋的孩童,他们的欢笑声里同样跳跃着狼群协作的智慧。

  教育的真谛或许就藏在这种刚柔并济的哲学里。就像草原上的白毛风,既要吹去羊羔身上的软弱,又不能折断新生的草芽;如同日本剑道中的“残心”,在锋芒毕露时仍要守住慈悲。当我们教会孩子像狼一样追逐目标,更要让他们懂得,真正的强者,会在月光下为受伤的同伴舔舐伤口。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