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结束,杭州妈妈回家偷偷检查文具盒:孩子是不是学霸,一块橡皮能看出?
2025-05-23 06:38 潮新闻
第四种上面布满黑点和小洞,边角被切割,这意味着学生可能整节课都没好好听讲,不停地搓、捏、戳,把橡皮严重“摧残”。
还有一种,橡皮直接“失踪”了。可能是玩丢了,也可能被分解找不着了,学生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橡皮成了课堂的“牺牲品”。
这种现象,在教育学上被称作课堂行为观察的“橡皮效应”,通过学生橡皮使用状态,来判断课堂专注度,主要应用于低年级学习习惯分析。
对此,很多家长都感同身受。
“这学期到现在为止,已经用掉不止5块橡皮,有的被切割,有的戳满了黑洞,没法用了。”有妈妈说,能带回来还算好的,“有些直接不见了,估计是被‘肢解’了,把好好的橡皮弄得米米小块,玩玩就丢掉了。”
低年级玩橡皮
高年级还有“伪装术”
一块橡皮,真的能看出这么多问题?这与孩子的成绩是否有正向关系?
“有一定道理,这种现象在低年级会更明显。”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班主任李平老师观察,不仅戳、切橡皮,有的同学还会把橡皮、尺子当成玩具,搭高台用尺子发射橡皮,把橡皮当成子弹,很容易就找不到了,“到高年级这种情况会少一些,橡皮、尺子的玩法对他们来说太幼稚了。”
李老师说,家长们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如果橡皮上用铅笔戳满了黑洞洞,大概率是上课时玩的,下课了他们不太会拿起铅笔;如果是被尺子切割了,可能是下课无聊时干的,上课切割橡皮幅度太大,很容易被老师发现。“不光是橡皮,也可以看看文具盒里是不是有乱七八糟的东西,小纸条、小珠子……如果频繁出现,是会影响孩子上课专注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