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聚焦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丨用“新”赓续文脉 “两创”澎湃海岱

2025-07-09 06:43   大众新闻

  “拓印的关键在于力度的把控,先用棕刷将宣纸平整地覆盖在碑刻上,再用蘸水的拓包轻轻拍打,待纸张半干时均匀上墨……”6月30日,在孔子博物馆游客体验中心,来自德国的安迪正全神贯注地聆听导学沈志浩讲解拓印技艺。虽然看上去简单,可真操作起来不是因力道过猛导致宣纸破损,就是墨汁过量晕染成团,惹得安迪不住挠头。

  “拓印如同治学。”沈志浩边示范边解释,“古人用拓印保存典籍,正是儒家‘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治学态度的体现。这层层叠加的墨迹,恰似文化传承的累积过程。”经由拓印,深奥的文化内涵一下有了鲜活的具象形态。

  如今,不论是到“三孔”拜谒先哲、欣赏古乐舞表演,还是到鲁源村买上一件“六艺”文创T恤、穿着“礼乐射御书数”快乐研学,抑或是在尼山圣境欣赏一场科技赋能下的无人机光影秀……来曲阜的游客,总能在“沉浸式”的文旅体验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年轻态”表达,并在潜移默化间领悟到蕴含其中的文化积淀与时代价值。在文化“两创”的吸引力加持下,曲阜去年接待游客超1400万人次,同比增长27%,其中研学旅游208万人次、增长22.3%,旅游总收入达189亿元。

  “对曲阜而言,最深层次的变革其实来自传统文化对百姓日常生活的浸润,不仅促进了公众对‘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普遍认同,更催生了多场景的应用实践。”谈到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给曲阜带来的最大变化,曲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景亮表示,为给往来宾客留下“人人彬彬有礼”的良好印象,曲阜已有70多万人参加文明礼仪培训,35万人次参与经典诵读等各类文化活动……文明之花正遍地盛放。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