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新华全媒头条|乘风向海立潮头——山东奋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2025-07-16 06:52   新华社

  “2024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18011.8亿元,山东海洋渔业、海洋电力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7个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一。”山东省海洋局局长王仁堂说,近年来,锚定高端化、高效化、绿色化布局,运用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技术,山东海洋产业不断向中高端跃升。

  山东省荣成市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厂区生产场景(2025年5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海洋船舶工业加快转型——

  作为渔业生产的直接载体,远洋捕捞船是我国向海洋要食物、要蛋白的重要保障。在这一领域,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的建造是打开海洋“蛋白质仓库”的重要密码。

  “从传统渔船生产者到业界难题的‘摘星人’,公司自主研发建造的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克服了南极低温等多项技术壁垒,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黄海造船有限公司经营处处长包远青介绍,公司依靠海洋船舶工业转型,持续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加速山东南极磷虾产业成链成环。

  这是位于山东省莱州市海域的海上风电项目(2025年1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海上风电等新兴产业拔节生长——

  远眺海面,位于渤海中部的风电机组稳定运转,风塔迎风矗立。在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项目,轻型化、模块化的海上升压站得以应用,在中低风速区域成功部署超过10兆瓦的大型风电机组。

  近看岸上,在山东鲁北碧水源海水淡化有限公司展厅,盐、啤酒等琳琅满目的海水制品被摆在显眼的位置。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