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漫谈丨摸了知了猴,山东人的夏天才算完整
2025-07-25 12:59 海报新闻
夏日炎炎,蝉鸣阵阵。在山东,每到夜色降临时,于公园里、河畔旁、树丛中会开启一年一度的大型暗夜寻宝活动——摸知了猴。没有约定、没有预演,不分男女、不论老幼,每个人都有统一的动作,手持手电筒、拎着塑料瓶、猫着腰,兴致勃勃地扫视着每一棵树干。他们寻找的,正是夏夜限量的野味——知了猴。这种学名为金蝉的昆虫若虫(面临蜕变的幼虫),虽其貌不扬,却是山东人刻进DNA里的味蕾记忆,是夏日里最硬核的快乐密码。

没有一只知了猴能逃过山东人的手电筒
一个“摸”字,道出了本季寻宝活动的精髓:摸着黑找、绕着树搜,期待的心寻。知了猴从产卵到破土,至少在地下沉寂两三年,一般在夏季傍晚出土之后再爬上大树,其最佳赏味期就在它未完全羽化成蝉之前,这也就注定了,这棕色的小东西,一旦被锁定,爬不过半米,未上树梢,就下炒勺。也正是知了猴这一习性,只要天一擦黑,摸“猴”大军便涌向树林,整片林子灯光闪烁,比白天还热闹。有网友玩笑道:在山东,夏天的树林里,抓知了猴的比知了猴本猴都多。
知了猴的捕捉也是一门技术活,在这方面,山东人是有发言权的。90后山东女子陈女士白天精准定位知了猴洞,肉眼堪比探测仪定位,一抓一个准,2小时能抓五六十个。她分享的秘诀是:要找那种很小、外皮比较薄、形状不规则的洞。济南市章丘区辛丰村的村民则发明了“胶带捕蝉法”,即在树干离地约30厘米处,缠绕一圈光滑胶带,这样知了猴便无法爬到高处,人们可以轻松收割知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