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挖潜“无形粮田”——山东全链条节粮减损观察

2025-07-28 07:12   新华社

  改良田、育良种、引良机、推良技、兴良制……山东“五良”集成发力,统筹推进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各类粮油作物单产提升。2025年,山东夏粮单产水平、总产增量跃居全国第一,连续3年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

2025年7月22日拍摄的竖立在中科北斗数字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内的卫星天线。这个项目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雪野街道,是集空天地网于一体的数字农业示范基地。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增产同时不忘减损。在播种、田管环节,“鲁研951”等一批高产高效、多抗广适、低损收获新品种加速推广,精量播种等技术集成落地,遥感监测平台和病虫害测报网络成功搭建……在覆盖区域内,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亩均节约用种2.5公斤,带动单产提升超8%。

  “今年换上新机器,机收损失率又降了!”全国技术能手、新泰市润都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宝告诉记者,合作社今年为1万多亩麦田提供机收服务,新购入的雷沃谷神GR3106收割机脱粒清选效果好、粮食干净不撒粮,在无垄种植的平整地块,平均机收损失率能低至0.5%。

2025年6月13日,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仲村镇田间收割小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武纪全 摄)

  作为全国第二大小麦主产区,山东连续多年推进“三夏”机收减损,机收损失率整体连年下降。2025年,山东小麦机收损失率继续降至0.78%,同比降低0.03个百分点;2024年,玉米机收损失率降至1.57%,同比降低0.06个百分点。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