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好客山东·半岛1号”开启海洋旅游全新探索 一张船票玩转“海岛拼图”

2025-07-30 17:59   大众日报

  在常规的海上游产品中,除邮轮外,船只大都作为一个运输工具。这场海上游的体验变革,还体现在对船舶功能的重新定义。

  威海“威至港湾壹号”船内设计打破海上客运船舶传统设计,采用歌剧院式的内部布局,游客不仅可以在船上进行中小型会议、观看文艺演出,还可以团建、甚至举行小型婚礼。

  这种“船舶功能革命”,是“半岛1号”区别于传统海上游的竞争力。

  “船不再是简单的运输工具,而是文旅消费的延伸场景。”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黄潇婷分析,这种“船+”模式重构了产业价值链,使单客消费从单纯交通费拓展至“船票+体验+购物”的复合体系,推动从“运输工具”向“移动文旅平台”转型。

  “船+”模式的能量远不止于一条航线,岸上资源的深度联动更见功夫。

  作为目前渤海湾唯一省际海上旅游航线,“半岛1号”首航期间,烟台推出船票优惠政策——黑吉辽三省市民凭“寻仙17号”船票,可享受长岛景区门票全免优惠(限1.5万名);其他省市居民凭船票可享受长岛景区半价优惠(75元/人)。

  这不是简单的优惠,而是通过航线撬动区域旅游循环的尝试,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跨业态捆绑,自然延伸“海上游—陆地游—住宿”的消费链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繁荣。

  这也将反过来倒逼供给侧优化。

  “比如,景区、船舶、酒店必须提升服务标准以匹配新模式。同时,需求侧被激活,催生出面向银发族、研学等群体的定制化产品,有效扩大了市场基数。”黄潇婷说,若“船票+文旅”模式在全省成功复制,有望撬动百亿级消费规模。

  更深远的考虑在于区域协同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