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因“没用不锈钢订书钉”被打回,滑稽背后的深思
2025-08-05 16:14 央视网微信公众号
如果材料科学的研究人员项目结题时,因为订书钉的材料“不合格”就不给通过,你觉得滑稽吗?
这听起来像是笑话,但许多科研工作者听了大概笑不出来。他们每天打交道的一些科研管理部门,对项目管理的要求越来越“细”、越来越“精”,甚至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吹毛求疵,让不少研究人员大感头疼。
“种子都没发芽,能有什么新进展?”
科研项目自然需要管理,花钱的单位、部门关注项目的进展、成效,也是必要的、应该的。但管理要得法,要符合科研规律,否则只能适得其反。不少一线科研人员认为,当前科研管理中有几个需要关注的不良现象。
——过度关注细枝末节。
“结题的几大箱档案都弄好了,突然通知我们还不合格——订书钉没有用不锈钢的!大家只能一箱箱拆开,订书钉一枚枚抠下来重新装订,又忙活大半天时间。”某中央直属科研院所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对记者说,做实验要精细到纳米级,难道结题材料也要精细到订书钉?他反映,当下科研项目管理的一些要求越来越细、越来越“精”,小小订书钉只是自己遇到的烦恼事之一。
——进展报告频繁催更。
“4号刚交过进展报告,9号又要交。短短几天时间种子都没发芽,能有什么新进展?”一所国内顶尖大学农业领域教授正在推进一项育种课题。他最苦恼的是,而今一些科技项目进度管理常常提前考核、过度摸底。比如明明12月底才结项,10月就要交考核报告,而且频繁要求提交项目进展,还是今天通知明天就要交。“都说网络小说作者被催更是家常便饭,我们被催更的频率也差不多啊!”
——项目验收搞车轮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