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追寻
2025-08-06 16:15 海报新闻
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在昌邑市龙池镇偶遇一支身穿红马甲的队伍。红马甲背面印有“昌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字样,这支队伍虽然只有七八个人,但他们协调配合、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令人肃然起敬。我决定跟随他们半天,看看这支队伍是怎样开展工作的。
下午1点多钟,他们来到“昌邑县抗日殉国烈士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昌邑市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783处,这处烈士祠就是其中之一。它位于龙池镇北白塔村,始建于1945年2月,占地10520平方米,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昌邑独立营及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七支队烈士而建,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整个祠堂采用传统风格,布局严谨,建筑精良,其砖雕堪称一绝,是民国时期祠庙建筑的代表,也是全国现存为数不多的抗日战争结束前夕建成的奉祀中共抗日烈士的专祠。2013年10月被列入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普队员风尘仆仆,带着无人机、相机、定位仪等器材满怀热情地展开工作。定位26个点、天上地下不同绝度拍照、详细记录有关数据、寻访知情人讲述烈士祠背后的故事……
昌邑市四普队伍共有14人,全部由该市博物馆专业人员组成,其中7人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老将,7人是近年来新招录的新兵。为了加快普查进度,他们兵分两路,在不同区域同步开展工作。这一支队伍由年轻的马克凡带领,队员们结束此处的工作,迅即赶往下一站——东白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