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秋膘”≠大吃大喝 立秋进补“四不吃”
2025-08-07 08:14 国家应急广播
秋季进补应以“清补”为原则,选择一些温和滋润的食材,如鱼肉、鸡蛋、山药、糯米、芝麻、莲子、核桃等等。此外,秋季正是大量果蔬成熟的季节。新型“贴秋膘”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杂粮谷类。
除了科学食养,立秋后仍应警惕蚊子“发威”。
“秋后蚊子猛于虎”
防蚊不能掉以轻心
有些人认为立秋后蚊子就会减少,其实不然。蚊子是一种变温动物,最喜欢25℃~30℃之间的气温。夏天温度很高时,蚊虫叮咬活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入秋后适宜的温度会使得蚊虫叮咬活动更加活跃。
还有一些蚊子要通过吸血储存能量过冬。因此,立秋后的蚊虫往往叮人更狠、吸血次数也更多,民间也就有了“八月八,蚊子嘴开花”“秋后蚊子猛于虎”的描述。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基孔肯雅热疫情仍在流行,秋季防蚊绝不可掉以轻心,应牢记以下防蚊措施:
户外活动穿浅色长袖衣裤,涂抹驱蚊剂。
避免在黄昏、清晨等蚊虫出没高峰期进入草丛、湿地。
室内要安装纱窗纱门,或使用蚊帐。
定期清除家中的积水容器,像蓄水池、水井等要加盖密封,以阻断蚊虫产卵滋生。
此外,针对夏秋换季时一些养生健康方面的说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昨天(8月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进行了澄清。
换季输液?喝酒软化血管?
这些都是养生谣言!
谣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