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族“唱主角”, KTV迎来“第二春”
2025-08-11 16:53 新民晚报
申琦说,当下银龄消费呈现“基础饱和、升级短缺”的特征,老年群体涌入KTV的现象正反映了老年群体市场未能提供适合老人的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产品。以主题娱乐产业为例,迪士尼、乐高乐园等头部IP主要服务于儿童与年轻人,针对老年人的专属文化场景几乎空白。老年人集中于KTV、广场舞等传统娱乐形式,某种程度上也是“别无选择”的无奈之举。破解这一困境,需从供给侧创新(开发情感型、社交型产品)、认知重塑(消除年龄歧视)、制度保障(完善标准与维权机制)三方面发力,让银龄消费从“生存必需”走向“价值实现”。
激活银发经济,打造更适合老人的消费场景成为关键。当下,上海已有不少有益的尝试。例如,此前报道过的“百元一日聚”模式,以“餐饮+娱乐+社交”一体化为核心逻辑,通过套餐制精准控制成本(如两餐+免费KTV/棋牌)形成低成本高黏性服务闭环。又比如普陀区打造全市首个“长者友好商城建设标准”,从标识导览、硬件设施、商场服务、消费活动多个维度为老年人量身打造线下消费场景。除了商场推出的“老友记俱乐部”吸引不少老人,还有摄影沙龙、免费观影、银发课堂……两个月内的16场活动几乎场场爆满,累计服务长者千人次。今年60周岁以上商场会员数量实现快速增长。
“做老年人生意的本质是做服务,而不是简单地卖产品。要想成功,不仅要看到‘银发’,更要理解‘经济’背后的服务本质。”申琦说。
(新民晚报)
责编:马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