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国际空间站进入倒计时
2025-08-11 20:37 中国航天报
美国宇航局还在资助多个团队建设近地轨道商业空间站,维持太空客运、货运服务。其目标是在2030年前后接替国际空间站,提供微重力研究、空间制造、太空旅游等服务,最终形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近地轨道新生态。
不过,绕月轨道空间站和各商业空间站项目进度普遍不及预期,在美国宇航局预算削减的背景下,其前途命运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而俄罗斯决定分阶段建设本国轨道服务站:最初,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可能在寿命末期分离,为本国空间站发挥“余热”;随后,计划于2027~2028年发射首个全新舱段,再逐步发射各种用途舱段,在轨进行对接、扩展,2035年有望完全建成空间站。
俄罗斯空间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设计轨道倾角较大,以便更频繁地飞越俄罗斯广袤领土上空,有利于对北极地区和俄罗斯全境持续进行遥感观测、通信保障,执行国家安全任务,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然而,俄罗斯多年来承受着西方制裁、军费增加的压力,对航天产业投入受限,进一步造成人才断层、工程管理经验流失等。俄罗斯航天工业难以再获取西方关键电子元器件、精密制造设备和特种材料,导致多个关键项目进度延期或性能降级。因此,俄罗斯空间站想要按照预期计划建成并顺利运行,仍存在不少有待克服的挑战。
外界认为,在短期甚至中期内,美俄在载人航天领域基本上不可能恢复类似国际空间站的深度系统性合作。然而,太空探索的本质属性决定,长期完全“脱钩”并不符合美俄的根本利益,双方仍具备一定的合作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