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会长”“深夜换届”“带病入会” 部分行业协会换届乱象调查
2025-08-12 09:34 新华每日电讯
分析换届乱象背后成因,北京知诚社会组织众扶发展促进会秘书长任宏艳认为,是问责机制疲软与自治意愿匮乏。现有制度虽有要求提前申请延期,但社团还是有“久拖不换”的现象,登记机关对此仅作年检基本合格或不合格处罚,无强制解散条款,变相纵容了协会乱象滋生,使社团丧失自我革新的动力。
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延斌认为,从全国范围来看,部分协会存在内部民主决策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这在换届工作中表现为换届方案制定、候选人推选等环节缺乏广泛的民主参与,难以充分体现全体会员的意愿。
任宏艳表示,协会负责人候选人的资格审查同样存在漏洞:一些领导干部兼职未严格执行“先审批、后参选”程序,部分退(离)休干部未满三年“冷却期”即通过社团任职变相延续职权,部分协会负责人年龄超过70周岁上限,甚至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或存在刑事犯罪记录者仍被提名参选。
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服务
行业协会关键岗位超期未换届,易埋下违法违规问题隐患。受访业内人士认为,针对行业协会换届中出现的乱象,亟需通过系统性改革,实现从“形式合规”到“实质规范”的跃升。
一方面,加强党建引领行业自律。耿碧君建议,创新“党会融合”机制,将党建工作深度嵌入行业协会商会发展脉络,行业协会应在章程中明确党建要求,推动党的领导全面融入组织架构与运营流程。通过设立专门自律机构,实施信用评价、惩戒监督等措施,对违规行为采取警告、通报等手段,确保换届工作在正确政治方向上平稳推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