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经常把闹钟按掉继续睡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2025-08-13 09:36 “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贪睡行为在工作日显著增加,尤其在压力大的日子里,人们更难果断起身。调查还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使用贪睡键,瑞典、德国、美国是贪睡率最高的国家。
更有趣的是,这项研究还发现了一类反直觉现象,那些每晚睡眠不足5小时的人反而更少贪睡。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这类人早晨通常面临不可推卸的责任,如照顾孩子、赶早班车、出门工作等,根本没有再睡一次的空间。
相反,那些每晚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的人更倾向于在醒来前贪睡,这可能代表着他们处于补觉阶段,或者身体正经历某种恢复状态,如感冒、疲劳或心理压力后的修复反应。
反方观点
贪睡可能打断大脑的“黄金修复期”
虽然再睡几分钟听起来像是对自己温柔以待,但在不少睡眠专家看来,这种习惯可能正悄悄削弱我们最宝贵的睡眠阶段。
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与哈佛医学院的睡眠研究者丽贝卡·罗宾斯(Rebecca Robbins)博士团队指出,清晨即将醒来的阶段,是整晚睡眠中最富含快速眼动睡眠(REM)的时段。REM 睡眠不仅与梦境相关,更是情绪调节、学习记忆整合、神经连接重塑的重要时机。
然而,每一次被闹钟强行唤醒,再迅速回到浅睡状态,都会打断这一过程,让大脑从高质量的修复期退回到低效率的浅层睡眠。
研究还发现,反复的贪睡行为会使睡眠节律碎片化,扰乱褪黑素和皮质醇分泌的自然节律,使大脑难以分辨真正的起床信号。起床后即使身体已经醒来,大脑仍像裹在被子里那样迟钝、昏沉,需要更长时间恢复清晰意识。特别是对于那些本就睡眠不足的人来说,贪睡带来的额外睡眠质量极差,甚至会带来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