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金报告 | 深度危机与坎坷自救 中报里的未名困局
2025-08-19 20:40 大众网
2023年12月,该产品独家中标干扰素省际联盟集采,获得四年采购周期。然而,这一成果仅维持不到一年。2025年4月25日,其集采中选资格被正式取消,全国主流市场通道瞬间关闭。
更致命的是复产前景。7月4日,公司公告确认:“内部整改小组反馈,试验进度未及预期,预计三个月内无法恢复生产。”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公司股票自7月8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变更为“ST未名”。
法律困局:败诉、和解与未决风险
ST未名的法律风险,贯穿多年,2025年上半年仍在持续释放。
沈祥鑫缔约过失责任纠纷案:该案历时多年,再审申请于2025年被浙江省高院驳回,公司需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相关赔偿义务进入执行阶段。
厦门未名股权纠纷:围绕子公司厦门未名34%股权的控制权争夺,历时数年,最终于2025年7月通过和解协议收回,避免进一步损失。
未决诉讼风险:公司计提预计负债763.80万元,主要为尚未判决的诉讼案件准备金。法律负担持续侵蚀公司现金流与管理精力。
而公司历史上因未披露关联交易、重大合同进展等问题被证监会处罚,信披合规基础仍显薄弱。
退市风险:悬顶之剑
根据现行退市规则,ST未名正面临双重红线:
1.财务类退市风险:若2025年经审计的净利润(扣非前后孰低)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将触发退市风险警示(*ST)。目前公司上半年营收不足7,100万元,若下半年无法恢复生产,全年营收大概率低于1亿元,退市警报或将拉响。
2. 净资产持续下滑风险:若未来亏损扩大导致净资产为负,亦将触发退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