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中的反法西斯战争⑧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2025-08-20 06:22 海报新闻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以1942年苏联后方的铁路会让站为起点,讲述瓦斯科夫准尉带领女兵小队与德寇的殊死搏斗。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作者瓦西里耶夫将男兵改为女兵,既源于80万苏联女兵参战的史实,又以细腻笔触展现战争中的女性力量。从母爱到复仇,从《喀秋莎》的旋律到共青团员的坚守,最终汇聚成“身后是祖国”的信念,映照出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军民的不屈灵魂。
不喝酒的士兵
影片开始于1942年的苏联后方,一七一铁路会让站中,瓦斯科夫准尉正对着少校满腹牢骚——手下士兵终日醉醺醺地误事,军纪涣散到让他头疼,他迫切想要一批“不喝酒的士兵”。而当两个班的女高射机枪手向他报到时,这个硬汉准尉或许没料到,命运正将一段截然不同的战斗历程推到他面前。
这段故事的起点,藏着小说作者瓦西里耶夫的巧思。作为亲历反法西斯战争的老兵,他最初从《消息报》的报道里截取了一段真人真事:彼得罗扎沃茨克-摩尔曼斯克方向,7名守卫火车站的受伤男兵,与企图炸毁铁路的德国破坏分子殊死搏斗。但瓦西里耶夫总觉得情节里“缺少了点什么”。战场记忆在他脑海里翻涌,一个念头逐渐清晰:如果主角是一群女兵呢?
这种改编来自真实的历史。1941年6月22日,德国闪击苏联。到当年12月1日,苏军伤亡已经超过700万人。德军的疯狂推进让苏联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苏联政府号召全国青壮年拿起武器,妇女也被纳入征召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