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身份证”、保险托底......山东特色畜牧业如何长出“金链条”
2025-08-22 07:50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在位于临朐的山东春冠食品有限公司,鹅肥肝经清洗、分级、质检后,一部分作为生鲜产品直供市场,另一部分则进入精深加工车间,变身成红酒蓝莓鹅肝、樱桃冰激凌鹅肝等60余种产品,附加值提升逾10倍,带动企业年产值攀升至3.64亿元。
这种价值裂变的背后,是鹅产业从以养殖和屠宰为重心,升级为“育养—加工—研发—销售”的全链条布局。目前,临朐年出栏朗德鹅500万只,鹅肥肝产能5000余吨,占据全国70%市场,产业链年产值突破80亿元。
再看临沂的肉兔产业,全市已基本形成“饲料生产+种兔繁育+商品兔养殖+屠宰分割+粗精加工”的全产业链,研发出红烧兔头、风味手撕兔等10余种新型兔肉产品,肉兔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20亿元,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肉兔养殖屠宰供应基地。
就连看似简单的蜂产业,也在链条延伸中找到新蓝海。蒙阴当地的蜂企不仅研发出蜂蜜酒、蜂王浆冻干粉等深加工产品,还开启“蜜蜂+”跨界探索,打造蜜蜂文化科普馆等,发展起文化旅游,让甜蜜产业迈向新高度。
凡此种种,本质是把“农产品思维”换成“消费品思维”。这种转换,让特色畜牧业从单纯依靠一产养殖的产值,拓展到二三产业多个环节的增值空间,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经济效益。
3 从“单打独斗”到“利益共享”
特色畜牧产业要做大做强,需要政府、企业、农户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让产业红利能穿透产业链,流到最基层的从业者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