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山河|血战渊子崖:一个村庄的血性与不屈
2025-08-26 06:46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伪军一阵叫嚣后,双方交火,梁化轩发现自己不是渊子崖村自卫队的对手,还没打进村子就赶紧下令撤退。自卫队队员乘胜追杀出一二里地,伪军狼狈逃走。此次战斗,渊子崖村大胜,梁化轩意识到自己的实力远比不上渊子崖,便决定借助日寇之手打击渊子崖村。
自卫
父子铡刀御寇 军民并肩杀敌
1941年12月19日早晨,梁化轩带领日寇骑兵、步兵千余人,拉着四门大炮,来到渊子崖村围墙下,包围了村子。日、伪军来势汹汹,渊子崖村村民来不及撤退,便关上村子的大门,村自卫队队员也火速进入战斗岗位,严阵以待。
不一会儿,炮弹被日、伪军投到了村子里,响声震天,屋舍被炸毁。渊子崖村拿出“五子炮”,随后雁枪、土炮一起打响,向敌人还击。渊子崖村的“五子炮”由生铁铸成,长88厘米,直径17厘米,是渊子崖村村民防匪患、抗日寇的主力武器。“五子炮”一响,浓烟翻滚间,敌人有所伤亡,慌乱地退出了渊子崖村的火力范围。
日、伪军恼羞成怒,再度聚拢到围墙下,加大了攻击的火力。渊子崖村自卫队队员也继续借助地形和防御优势奋力反抗,村里村外枪炮声四起。战斗中,有的村民被炮弹炸伤,有的不幸牺牲,但没有一人后退。
多次进攻以失败告终后,日、伪军开始改变策略,集中火力攻打村子东北角。据林孝祥介绍,东北角的围墙,是随着村子居住人口的增多,在原来的围墙上新扩修出来的“小围子”,里面住着几户人家,围墙相对较薄、较矮。“小围子”与村子相通,一旦被敌人攻破,渊子崖村便有失守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