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节气·秋分丨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2025-09-23 07:11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民间还有“送秋牛”的习俗。秋分时,人们在黄纸或红纸上印上节气农事和农夫耕田的图样,制成“秋牛图”。送“秋牛图”的人往往能说会唱,他们说秋耕事项和吉祥话,提醒大家不贻误时令。
(大众新闻记者 张九龙)
作品介绍:秋分像一把温柔的剪刀,把夏天最后一角余温轻轻裁去。天空被秋水洗得湛蓝,一群大雁排成倾斜的“人”字,飞向远方。河岸两旁的银杏,一夜之间抖落一身翠色,换上鎏金的绸衫。秋风过时,叶片旋成一场无声的流星雨,在青石小径上投下斑驳的光斑。夜晚月色如洗,漫过窗棂,为母亲低伏的脊背镀上一层光晕。灯下银针牵着丝线,在布料间穿梭,仿佛要把整片秋夜都缝进游子的衣襟,可替他抵挡千里之外的霜寒。窗外一轮满月像一面镜子,照见母亲鬓边新添的霜,也照见远方孩子踽踽前行的身影。
作者介绍:林化强 山东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琅琊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秋分宣告着秋季正式步入中期。此时,山东大地气温渐降,空气愈发干燥,人们的饮食也随之改变,一款温润滋养的传统饮品——莱阳小吊梨汤,开始频繁出现在山东人的餐桌上。
莱阳素有“梨乡”的美誉,其特产莱阳梨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中国四大名梨之一。相传明朝末年,莱阳梨就被作为贡品送入宫廷。每至秋季,金黄的莱阳梨挂满枝头,果香四溢。当地百姓不仅直接食用梨子,还将其制成小吊梨汤,用以抵御秋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