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农技出海记③|亩产增了2倍多,烟台治土方案在斯里兰卡示范“大数据”种田

2025-09-23 07:11   大众新闻

  ■编者按

  农为邦本,技传四方。作为农业大省,山东不仅保障着国家粮食安全,更以开放姿态跨越山海,将深耕多年的田间智慧、丰收经验,转化为助力全球农业发展的“中国方案”。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大众新闻推出“农技出海记”系列报道,聚焦山东农业技术、装备与人才走出国门、服务世界的生动实践。从卖产品到卖服务,从远程治土到“中国棚”种全球——这些带着山东印记的跨国合作,既破解了当地“种不好、收不多”的难题,也彰显了“藏粮于技”的硬实力。报道将深入一线,通过鲜活案例与故事,记录农技跨越国界、落地生根的坚实足迹,展现农业出海的山东担当,敬请关注。

  烟台距离斯里兰卡,有5300多公里。万里之遥,一家烟台企业如何指导斯里兰卡的农户种水稻?如何帮当地企业实时调整土壤修复方案?

  近日,在国家数据局组织召开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字丝绸之路·数字经济国际对接交流活动上,山东莱玉化工有限公司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家企业代表出席会议并作跨境数据流通典型发言,其在斯里兰卡的土壤调理修复项目引发关注。

  在一个以大数据为主题的会议上,为什么要讲如何种田?

  “如今,种田不再是‘靠天吃饭’,而是‘数据种田’,一切要用数据说话。”莱玉化工董事长姜升林告诉记者,斯里兰卡水稻田里的故事,充分说明大数据在农业也有着广阔的使用前景。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