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王卫 通讯员 王赞 滨州报道
长期以来,在购买商品房时,业主们对自己的房屋所有权非常清晰,但对“脚下的土地”拥有多少权利却往往概念模糊。传统的登记模式下,整宗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是一个模糊的共有概念,难以精确分割到每一户。滨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于8月26日在省内率先出台《关于在滨州市主城区推行建设用地使用权量化登记的通知》,这项改革正是为了彻底解决这一痛点,通过将地权份额精准量化到每一个不动产单元,带来了一场关乎公平、安全与效率的深刻变革。

从“模糊共有”到“清晰自有”
量化登记最直接、最重要的受益者是广大购房业主。它让法律赋予的权利从抽象条文变成了具体数字。
实现“房地一体,权属对应”。《通知》明确,业主房屋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即为其所拥有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份额,并以“万分数”的形式精准记载于登记簿。这意味着,您名下的不动产,不仅是“房本”上的房子,更包括了一块与之永久绑定的、比例明确的地。这彻底解决了“房子是我的,但地是大家的”这种权属不清的困惑。
筑牢财产权利“防火墙”。《通知》要求,开发商在为购房人办理预告登记前,必须先将该房屋对应的地权份额从整体抵押中解除或扣除。这一硬性规定,从根本上杜绝了“已售房屋土地被抵押”的风险,确保了业主在购房之初就实现“房地的同时清洁”,有效避免了因开发商债务问题导致的财产纠纷,极大地保障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