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全国科普月”九月来袭 枣庄市活动安排发布
2025-08-29 17:24 海报新闻
在山东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我市学生获奖数量居全省第4位,共斩获一等奖31项,在刚结束的2025年全国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有3位学生获得“创新之星”称号(全省共19人),获奖学生数量居全省第二。
四、整合多方资源,探索建立了科学教育贯通培养“枣庄模式”。一是设立“墨子少年科学院”“鲁班少年工程院”,每年选拔一批具有特殊领域才能和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项目式、主题式贯通培养。2024年组织28名枣庄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创新团队成员,设计开发了科学实验、综合实践、校外研学、科创赛事、编程等15门科学教育课程,在全市选拔60余名具有科学潜质的学生,举办了枣庄市首届中小学生科学营,有效探索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枣庄模式”。二是密切联系相关部门形成科学教育合力。会同市科协、科技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科技馆+”助力“双减”科教融合行动方案》,实施“科技馆+校园”阵地建设、“科技馆+云课”课程开发、“科技馆+柔性人才”人力共享、“科技馆+科创大赛”实绩展示四大行动。与社区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参观学习60万余人次。联合市科技馆建设命名了100所校园科技馆。三是争取省级支持支持。与山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签订战略协议,在科技辅导员培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全力支持枣庄实验区建设,每年分批选拔具备科学创新潜质的学生,走进山东大学实验室、省科技馆、齐鲁空天科技馆、华为创新中心等进行研学实践活动,每年选拔60名学生,进入山东大学“齐鲁少年科学院”,参加大学实验课程贯通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