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新山东|向海图强 黄河口激活“蓝色引擎”
2025-08-31 08:36 爱东营
近日,2025山东名优特精农产品名录正式发布,黄河口大闸蟹等10个产业入选山东省地方乡村特色产业。这不仅是山东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果的集中亮相,更是对东营市渔业发展的充分肯定。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东营市现代渔业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强劲的发展态势,成为一颗耀眼的明珠。近年来,东营市锚定建设高效生态渔业样板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集约高效、创新驱动,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回看2024年的“成绩单”,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其产业分量: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163.8万亩,产量56.67万吨,一产产值100.55亿元。这三个关键指标的背后,是东营市将“蓝色国土”转化为“富民产业”的扎实实践,也印证了高效生态渔业在地方经济中的支柱作用。
若说产业规模是“骨架”,那水产种业便是支撑发展的“芯片”。目前,东营市已建成全国重要的南美白对虾、海参苗种生产基地,“育——繁——推”一体化苗种生产单位达22家,年繁育各类苗种能力超过500亿尾。“黄河口1号”大闸蟹良种选育至第3代,2个对虾新品种、2个海参新品种通过农业农村部认定,日本对虾“黄丰1号”也具备了新品种申报条件。
从“引进来”到“育出去”,东营市在水产种业领域的自主创新,正在扭转依赖外来品种的被动局面,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源头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