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山东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 让辽阔海洋变“蓝色粮仓”

2025-08-31 18:11   大众日报

  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桑沟湾海域生态网箱养殖区。(□新华社发)

  □ 本报记者 毛鑫鑫

  在山东,餐桌菜品离不开大海的馈赠:日照三文鱼、烟台鲍鱼、胶东刺参、乳山牡蛎……

  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山东纵深推进“蓝色粮仓”建设,2024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53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4904亿元。

  人们可能想不到,许多海味早已不单是来自传统捕捞或养殖,而是产自一片片精心打造的海上牧场——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在合适的海域里建起“生态圈”,对鱼、虾、贝、藻等进行“放养”。

  从“捕鱼”“养鱼”转向“牧鱼”,山东迈出坚实步伐。

  在荣成市的一处海上牧场,海水的上层养殖着海带、裙带菜、龙须菜等藻类;中层养殖牡蛎、扇贝等贝类;底层投放人工鱼礁、相当于搭建起一个“家”,养殖着鱼类、海参等。这样的立体养殖模式,利用养殖海域水体空间,相较于传统养殖模式,亩均收益提升30%以上。

  当近海渔业稳步发展,山东的目光又投向了更广阔的深蓝。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