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塑强六大国际物流大通道,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 “链”接全球向蔚蓝
2025-09-01 16:40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范薇 白晓
航运,是全球贸易的重要载体;港口,则是航运的重要集结点和枢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上半年,山东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超9.5亿吨,同比增长4%;集装箱量近2400万标箱,同比增长7.9%。数据之变,折射山东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建设的创新和突破。
作为供应链的核心节点,港口聚集着巨大的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当今全球贸易结构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势必要跳出码头“建”港口,更加深度“链接”整个供应链生态。
最近,一批6100吨铁矿运抵寿光懋隆新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与以前从潍坊港区后场装车运输的方式不同,这批货物是从山东港口渤海湾港潍坊港区水运至寿光港区直接卸船。这条铁矿转水的新通道,省去了短倒、堆存、装车等费用,为企业降低综合物流成本约10%,港口还为货物提供保险服务。
一条“港口+物流+金融”水上保供通道的开辟,为区域腹地下游企业提供了经济、稳定、高效的原材料运输保障,使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更具韧性。这背后,是港口发挥内部协同优势,实现从传统码头“装卸工”到供应链服务“组织者”的角色转变。
渤海湾港市场营销中心干散货中心业务经理李昊田介绍,渤海湾港通过与山东远洋合作,提供合适的运力保障,确保船舶顺利调配;引入投控集团的货物保险服务,为货主提供风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