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方案》
2025-09-02 09:56 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
6.合理划分保障边界。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提供公共服务和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各级财政重点保障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基本公共服务事项,避免过高承诺、过度保障。市场能够有效调节的领域,原则上不安排财政支出。对竞争性领域,主要采取普惠性、市场化方式,从严从紧控制财政直接投入。合理确定支出规模和保障重点,支出预算不得与财政收支总量、增幅或生产总值层层挂钩,也不得明确以后年度预算投入规模、安排比例或规定逐年增加预算投入规模。明晰省市县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得将本级应承担的支出事项转嫁下级,也不得大包大揽应由下级承担的支出事项。上级财政事权确需委托下级履行的,要足额安排资金,不得以考核评比、下达任务、要求配套资金等任何形式,变相增加下级支出责任或向下级转嫁支出责任。
7.全面梳理支出政策。各级要对现有财政支出政策全面梳理、系统评估,逐项明确政策绩效目标、设立依据、保障范围、保障对象、保障标准、支出责任、执行期限等要素信息,分类提出“保留、优化、整合、取消”的处置意见。优化过度保障、偏离目标、规模敞口、超出财政承受能力的政策,确保财政支出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相适应。整合政策目标相似、资金管理方式相近的政策,强化各领域支出政策统筹协调。取消到期、低效无效、不再具备执行条件及目标已完成的政策。除国家有明确要求,以及基本民生等长期政策外,支出政策实施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3年。
(三)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