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的文化翻身和精神觉醒
2025-09-03 06:56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到1942年,山东抗日根据地平均每10个村就有一个剧团或者俱乐部。戏剧工作开展最为活跃的莒南县,1944年有剧团110个,演员3000多人,排演过的节目300余个,到1945年农村剧团达到208个。当时山东比较有名的剧团有河山话剧社、耀南剧团、国防剧团、庄户剧团、姊妹剧团等。
姊妹剧团,成员很多是抗大女学生,有知识、有文化。她们经常提着糨糊桶到村子里刷墙头标语,标语内容有“妇女们动员起来支援抗战”、“大娘大嫂要参加妇救会”、“反对压迫妇女”等。
当一条条醒目的标语出现在村头巷尾,刚从识字班放学的妇女们就会驻足观看、细细揣摩。每天晚上,剧团的演员们都会去村里教妇女和孩子们唱歌,她们教的歌曲浅显易懂、旋律明快,深受大家喜爱。
其中,有一首歌名叫《参加妇救会》,歌词写道:“大娘、大婶、大姐啊,咱们动员起来吧,参加妇救会呀嗨,站岗、放哨、做鞋袜,读书识字要参加,做个堂堂正正人,救国救家救自己呀……”姊妹剧团还编排了很多剧目,宣传抗日政策,讲解妇女翻身解放的道理,积极推动沂蒙地区的妇女解放运动。
在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岁月,共产党、八路军与沂蒙百姓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共同铸就了不朽的沂蒙精神。以“识字班”为代表的沂蒙女性,挺身而出支持革命、义无反顾献身革命,是中华民族红色革命历史中独具意义的光荣印记,在红色基因的传承长河中持续闪耀光芒。

大众日报首发“平鹰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