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落实科普法,首个全国科普月有这些亮点

2025-09-05 07:22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 题:落实科普法,首个全国科普月有这些亮点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刘祯

  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翼。近5年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大幅提升,2024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5.37%,提前实现2025年阶段性发展目标。

  去年12月底,新修订的科普法公布施行,如何推动科普法落实落地?首个全国科普月有哪些亮点?国新办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协、科技部、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相关负责人进行解答。

  打造全民共享的全国科普月

  新修订的科普法明确,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当前,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已在全国范围拉开帷幕。

  “全社会科普活动积极性大幅提升,参与面大规模拓展。”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冯身洪说。

  今年全国科普月共设置“系列主场活动”“纲要办成员单位特色活动”“科普报告话前沿”“科普阵地探未来”“千万IP创科普”“科学文化进基层”六大版块内容,打造全领域行动、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盛宴,目前已经汇聚各地活动超过10万场。

  其中,科普剧、游园会、科学运动会等活动广泛开展,系列科普地图、科普研学路线陆续发布,全国百家科技场馆“科学之夜”持续举行,200多场科学大师剧火热上演,结合抗战胜利80周年、开学季等节点的活动广泛开展……一系列活动极大丰富公众的科普体验。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负责人周德进介绍,今年全国科普月期间,中国科学院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植物园、标本馆、天文台全部开放。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将赴各地开展超过780场科普报告,覆盖全国15个省份、28个地级市。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