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海报观察丨千年运河驶出“千亿巨轮”,山东济宁正向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全速迈进

2025-09-10 06:44   海报新闻

  智慧化转型让老港口焕发新机。“万吨重载大列两个半小时就能卸完,两机双翻,每天可接卸煤炭10万吨以上。”梁山港万吨列车智能卸车机房内,“全车型”双翻卸车机正卸载来自山西、陕西等省份的煤炭专列装载的煤炭。煤炭随着地下廊道皮带运输到大跨度钢结构储煤棚,实现“全程储煤运煤不见煤”。而其建成的全国首个内河智慧港口调度中心,实现了铁路集港、装船疏港等系统的无人化、自动化常态运行。截至8月13日,梁山港2025年集疏港量成功突破2500万吨大关,同比增长35%。

  无人化岸桥、无人化铁路轨道吊、无人水平运输车……在全国首个内河全自动化港口龙拱港,全套无人化码头装备依托北斗定位与5G技术,实现了“无人智能运输常态化运行”。一名司机可同时监控、操作多个轨道吊,无人化岸桥3小时便可装卸完一艘满载96只标准集装箱的货船。通过全流程技术互通,龙拱港集装箱作业效率提升80%,铁水中转效率提升50%以上。

龙拱港

  当然,船要走的远,水路是关键。作为京杭运河北段通航条件最优的河段,济宁段的内河航运曾因航道狭窄、船闸拥堵,让“北上无深水”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济宁建成全省第一条二级标准航道,全市三级以上高等级航道达到360公里、占全省58%,微山、韩庄船闸实现双线通航。如今,2000吨级船舶、万吨级船队可从济宁直达长三角,昔日“舟楫难行”的河道,变成了“水上高速路”。

  贸易赋能:多式联运+大宗商品,构建通江达海贸易网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